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11Brasília, Brazil】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11Brasília, Brazil】

我的家園你說了算,誰來劃分「原住民的土地」?

為了對抗巴西國會強力準備修憲、插手原民保留區的土地劃分認定權,巴西各地原住民代表週二也齊聚首都巴西利亞,在國會大樓前展示傳統戰舞,作為原民反抗政府與財團的意志手段。

巴西的土地開發與本土文化保留的衝突來源已久。在過去,原住民保留地的法規制定與土地劃分,係由國家級的「印地安原住民基金會」(FUNAI)、法務部、或是總統本人,才有權限來制定管理區域;但近年來,在利益團體的遊說之下,巴西政界也積極推動「修憲」,要求將「原民地的定義劃分」歸權於「民意」——也就是說,原民保留區的制定權將要從「行政機關」,移轉由「國會」負責。

這樣的修法,引發了原民部落的不滿。原民代表認為,國會插手保留區的界定,不僅缺乏專業,國會內的「多數暴力」也恐將犧牲原民權益。

「300多個部落將就此消亡」「政客只聽得見財團的低語」,抗議代表懷疑這一波修憲的推動,將讓長期覬覦森林地的農礦林牧財團大幅獲利。而政府的獨立報告也表示,新法若是通過,未來保留區的認定也將「只縮不減」,對於自然或文化傳統的保留,都將是巨大的衝擊。

原民與巴西國會的抗爭已持續多年,但近期巴西下議會對修訂案的通過,卻重新引燃原民的怒火。這份修正案目前還需要巴西上議院的通過,以及總統羅賽芙的簽署才能生效。雖然羅賽芙辦公室過去曾對修正案有所質疑,但在民調低謎與經濟政績壓力下,羅賽芙的立場恐怕也無法持守於原民的傳統權益。

(圖:美聯社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